澳门皇冠

图片
扎牢根脉,凝聚乡情:澳门皇冠:侨史村史的时代叙事
2025-10-22 15:27 阅读人数:1

  澳门皇冠:立足深厚乡土文化与侨务资源,以“根、魂、梦”为主线,系统推动村史馆与侨史馆建设,打造“家门口”的精神家园。通过盘活古厝、侨捐建筑等现有空间,已建成60个侨史场馆,并计划提升13个、新建6个侨史馆;同时推进村史馆示范点建设,首批13个将于2025年底建成,第二批14个创建点同步启动。这些展馆深入挖掘乡村文脉与华侨精神,以图文、实物、数字化等形式,生动展现乡村发展历程和侨胞爱国爱乡事迹,形成“一村一韵、一馆一品”的特色体系,成为凝聚乡情、传承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一、村史馆

  NO.1—石井镇营前村航运史馆

  石井镇营前村航运史馆用“向海而生、向海而富、向海而强”三个主题寓意营前村的过去、现在及未来,以村庄的发展变化和传统渔业、航运产业为主要内容,通过图片、文字、老物件、影音等不同形式,全方位展示营前村丰富的历史底蕴、浓烈的海洋文化氛围,让营前村民和外来游客领略百年航运独有的历史演变进程。

  NO.2—梅山镇蓉中村村史馆

  梅山镇蓉中村村史馆占地400多平方米,由“党建领航、铸魂培育人”,“强村富民、发展惠及人”,“文化自信、创新引领人”,“综合治理、机制激励人”,“青山绿水、幸福滋润人”,“共富共享、精准帮扶人”6个版块组成,集中展示蓉中村党委坚持党建领航、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亮丽答卷。

  NO.3—美林街道溪州村村史馆

  美林街道溪州村村史馆规划面积约为70平方米,设有村情村史、历史文化、崇德尚贤、育德育人、乡风民俗、村容村貌等模块,从不同角度全面介绍溪州村的历史人文与经济发展情况。

  NO.4—水头镇邦吟村村史馆

  水头镇邦吟村村史馆规划面积160平方米,设三部分内容:邦吟的过往、邦吟的现在、邦吟的未来。通过记录近年来邦吟村有目共睹的发展,鞭策邦吟后人,砥砺攀鳞,实干兴邦。

  NO.5—水头镇呈美村村史馆

  水头镇呈美村村史馆规划面积200平方米,通过图文展示呈美村发展史,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克勤克俭、惟耕惟读”的家风家训。

  NO.6—霞美镇梧坑村梧坑满族文化馆

  霞美镇梧坑满族文化馆面积约240平方米。设有介绍“粘”姓发展历程、迁徙路线的展板,通过地图与文字的结合,呈现台湾“粘”姓宗亲回乡祭祖图集等内容。

  二、侨史馆

  NO.1—“侨韵瀛僊”馆

  “侨韵瀛僊”馆位于水头镇埕边村,为马来西亚共产党原总书记张忠民的故居,展馆530平方米。展厅分为前言、望瀛僊、忆红色、侨这里、赞埕边、传家风、结语等板块,系统呈现了埕边村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革命老区基点村的红色资源、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独特的侨乡文化。

  NO.2—罗东镇华侨文化主题馆

  罗东镇华侨文化主题馆位于罗东村,为爱国华侨黄昆明旧居,展馆约530平米。展厅以黄昆明等侨胞生平为主线,通过文字、图片、实物等形式,生动展现了海外侨胞的奋斗史,以及他们反哺家乡教育、医疗、基建的感人事迹。

  NO.3—眉山侨史馆

  眉山侨史馆位于高田村,展馆约250平方米,该馆以闽南建筑为载体,通过照片、侨批、捐赠项目等展陈,把眉山华侨的奋斗历程和辉煌成就展现出来,进一步弘扬传承“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的澳门皇冠:华侨精神,凝聚和激发眉山海内外同胞建设家乡、发展家乡的家国情怀。

  NO.4—晨光村侨乡记忆馆

  金淘镇晨光村侨乡记忆馆位于金淘镇晨光村,是结合“党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功能建成的,展馆约90平方米。展厅由“习”语“侨”情、前言、话“金淘”“玉燕”情、念故园 报桑梓、聚侨情 暖侨心、后记等6部分组成,以图片、实物等形式,生动展现了金淘镇以及晨光村海内外华人华侨爱国爱乡精神风貌。

  NO.5—石井镇侨史馆

  石井镇侨史馆位于石井侨联大厦,展馆约200平方米,展厅通过六大板块,充分展示广大海外侨胞及石井籍港澳台同胞为祖国和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和涌现出的可歌可泣事迹,为在外侨胞提供了一处铭记历史、回忆乡愁的精神家园,也为石井镇增添了一个向海内外展示“侨文化”的窗口,以利于发挥文化交流平台的功能,讲好石井故事,凝聚侨界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